close

中華傳統趣味文化~Latte

◎說大話為什麼是“吹牛”,而不是“吹馬”或“吹豬”呢?
牛在中華文化中是有勤懇、誠實等美德的動物,人們常稱老實勤懇的人為“老黃 牛”,心甘情願為人們服務也被稱為“俯首甘為孺子牛”。可這樣一個忠厚老實的動物怎麼與“吹牛”這個貶義詞沾上邊呢?“吹牛”現在有誇口、說大話等意思, 可它最早的意思,卻與浮誇無關。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在《史林雜識初編•吹牛、拍馬》一文中作過考證:吹牛一詞最早是西北方言,源於陝甘寧和內蒙古一帶。西北河流湍急,難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氣囊,做成皮筏子,紮好口後連接成筏,作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連,可以承載數千斤的重物過河。據說,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於戰爭,並獲大捷。他曾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渡江進入麗江地區,並大敗大理守軍。現在昆明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這個典故。關於吹牛,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認為它與遊牧民族的生活有關。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財產就是牛馬。因此,人們聚在一起時總喜歡談論自己的牛馬,其中就難免有誇大的成分。日久天長,“吹牛”之說流傳開來,有了說大話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還有其他的意思。如在雲南方言裡,“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與說大話完全無關。

◎為什麼是“不到黃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長江心不死”呢?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孕育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化。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便興起於黃河流域,之後的許多氏族都於此繁衍延續,而中華文化也賴此得以承載傳遞,所以黃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漢語中有大量與黃河有關的俗語,如“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九曲黃河心較險”“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甚至黃河水的清濁都關係著天下的興衰,所以古人說“黃河清, 聖人出”。 “不到黃河心不死”常比喻不達目的決不甘休,也比喻不到絕路不肯死心。這個俗語的來歷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應與古詩《公無渡河》有關。傳說古時有個白發狂夫 執意渡河,不顧妻子的勸止,最終溺水而亡。於是有人感歎此事,作詩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古代常把黃河簡稱為河,古人便認為這裡的河亦指黃河,於是便隱括這首古詩的意旨提煉出“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俗語。後來還有人依此創作了相關的民間傳說,藉以解釋這句話的來歷。自此之後,“不到黃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動,廣泛流傳。

◎為什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古代的“臉”與“面”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
為了宣洩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雲:“香臉半開嬌旖旎”,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臉和面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裡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杜撰”一詞有甚麼來歷?
宋朝有一個叫杜默的人,他是一個文人,喜歡寫詩,且以豪放見稱,不過他寫的詩不講韻律,有人說他的東西詩不像詩,文不像文,實在不倫不類。因此,人們每逢看到不象樣的詩文或不合邏輯的,就脫口而出:這是杜默撰寫的。後來這句話逐漸簡化為“杜撰”。再後,又被引伸為不真實的、沒有根據地編造的意思了。  

◎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別的地方?
在電視上每次看見官老爺大喝一聲:打!公差們棒子總是朝著犯人的屁股上落下,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別的地方?原來,從前罰打犯人,沒有明確的部位,以致很多犯人都被活活打死。到了唐朝李世民時,有一次他在太醫處看到一幅“明堂針灸圖”,得知人體的重要器官的穴位多在胸背部,這些部位被撞擊拍打會有生命危險,他再看圖中屁股部的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這對他很有啟發,後來他對刑罰中的罰打作了規定,對犯人不許鞭打胸背部,而規定屁股作為罰打的部位。從此在公堂上打屁股就傳了下來。

◎“萬歲”和“萬萬歲”是怎麼來的?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見大臣稱頌皇帝時大叫“萬歲”,其實“萬歲”一詞本來不是皇帝專用的。很久以前“萬歲”只是表示人們內心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到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時常呼“萬歲”,但這個詞仍不是皇帝唯一專擅的稱呼,稱呼他人為“萬歲”,皇帝也不管。到了漢武帝時,他想把“萬歲”據為己有,但民間遇到慶賀之事時,還是有人呼“萬歲”。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許稱他人為“萬歲”至於“萬萬歲”的來歷,則來自一個故事。相傳武則天稱帝后,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眾學士搜腸括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后都不滿意,直覺掃興。這時,有位慣於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后興高彩烈,推為傑作。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於朝野之上了。

◎甚麼時候開始金額要用大寫?
我們寫金額票據時,除了把金額寫成阿拉伯數字外,還要寫上大寫數字,有關這個規定的起源,要追索到明朝。據史書記載,在朱元璋執政的明朝初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貪污案“郭桓案”。郭桓曾任戶部侍郎,他利用職權,勾結地方官吏大肆侵吞政府錢糧,貪污累計達2400萬石精糧,這個數字幾乎和當時全國秋糧實征總數相等。此案牽連12個政府高官,6個部的政府官員和全國許多的大地主。朱元璋對此大為震驚,下令將郭桓等同案犯幾萬人斬首示眾,同時執行了嚴格的懲治經濟犯罪的法令,並在全國財物管理上實行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較重要的一條就是把記載錢糧數位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千”改為“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等。

◎為何一月要讀做正(音征)月?
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贏政,為了避他的名諱,強行規定把正字讀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此傳了下來。

◎三姑六婆是些甚麼人?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女人),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婆(接生婆)關於“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為叫陶宗儀的學者,在他的筆記中便記載了三姑六婆的身分。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也曾寫過:“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三長兩短又有何來歷?
“三長兩短”是和棺木有關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誰是第一個焚書的人?
談起焚書,必然想到秦始皇。其實,歷史上首創焚書的是比秦始皇早一百多年的商鞅。根據韓非在《和氏》所載,商鞅教秦孝公設告坐之過(即是叫鄰居們互相監視告密,否則一戶犯法,五戶坐罪),和焚燒詩書,以利統一教化,秦孝公都照做了。根據《商君書》,商鞅認為以“儒術”為首的諸種文化典籍是“六虱”,國家有六虱,將使人民不能專注於農務,盜賊必至,國力便受到削弱,人民也必跟著貧困,所以必須剷除。基於此,商鞅認為必須使用行政手段對文化破舊立新,於是向秦孝公提出了焚書。 

◎黃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甚麼用?
古代的皇帝在參加不同的典禮時,是須要穿上不同的服飾。在參加最隆重的典禮上所使用的皇冠,稱為“冕”,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畢業帽,不過冕上的布板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前後兩端各綴珍珠十二串。這種珍珠是一種很有趣的道具,它們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使他極不舒服,其目的就在於提醒他必須具有端莊的儀態,不能輕浮做次,影響皇帝應有的威儀。

◎中國最早的醫書是哪一本?
答案是《黃帝內經》,也可簡稱為《內經》。是最早一本醫學理論經典著作。書名有黃帝二字,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以黃帝與歧伯等人問答的形式寫成。根據考證,這本書大約寫於戰國秦漢時期,冠以“黃帝”,乃是後人偽託。書的內容包括九卷的《素問》和九卷的《靈樞》,範圍包括了醫學基礎理論、針灸、方藥等。

◎為什麼常常稱創始人為“鼻祖”?這跟鼻子有關係嗎?
要解釋“鼻祖”的來歷,首先還得從“鼻”字說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時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寫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樣,那時候,“自”的讀音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自,讀若鼻。” 應該說,“自”的本義就是鼻子,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稱代詞。“自”的這個意思後來被廣泛運用,結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義——鼻子了。因此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 “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為“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為“開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繼承了創始、開始的意思。《漢制考.說文》裡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始人就被稱為“鼻祖”。

◎勾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勾手指是怎麼來的?
小孩子喜歡勾手指發誓,他們常常勾著手指,同時一本正經地念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鄭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諾言,說話算數。情侶間耳鬢廝磨,浪漫之餘,也喜歡勾著手指說一番山盟海誓,以見證忠貞不渝的感情。這種勾手指發 誓的來歷並沒有確切可信的資料,以至有人以為,勾手指是從西方引進的,源於西方一個男女雙方勾手指所引發的愛情傳說。這個說法看似確鑿,卻因為缺少事實依據而很難使人完全信服。推敲勾手指的來歷,可能與手指的作用有關。指,具有“旨”的含義,代表著個人的內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勾就有交流內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國人有指天為誓的發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鄭重其事的簽名畫押,有時還要割破手指,歃血為盟。有鑑於此,人們便簡單地以勾手指表示約誓,同時借手指溝通表達互相心意的印可,有時還將兩人的大拇指相摩擊當作蓋章簽名並以此為證。

◎手的第二個指頭為什麼叫“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個指頭叫“食指”,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區別,與食指的大小、位置無關,卻從字面上看來與食物有關,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食指最早還真的和吃有關,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習慣用這個指頭試探湯水、食物的冷熱、味道,然後放到嘴裡吮一下——古人這樣做並不奇怪,因為上古時代的人們可是用手直接抓起東西來吃的——因此,古人專門將這個手指稱作食指。之所以選擇食指來做這個工作,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其他手指來說,食指較為靈活,嘗起食物來非常方便的緣故吧。說起食指,還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時期,鄭國貴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動,第二天必嘗異味。他出使晉國,食指大動,便吃到了石花魚;出使楚國,食指大動,就吃到了天鵝肉;後來吃到合歡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動,屢試不爽。依此看來,食指與食物之間還真是有著深厚的淵源。

◎“彈指”有多快?
形容時光短暫時常用“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其實這裡的“指”就是手指,“彈指”就是撚彈手指作聲的意思。佛家常用“彈指”來比喻時光的短暫。“彈指也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 一夜有三十須臾。” 另外,“彈指”,也就是撚彈手指作聲的動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歎、警告、許諾、覺悟、招喚、敬禮、祝咒等。如智文句:“彈指者,隨喜也。”《吉藏義疏》則說:“彈指者,表覺悟眾生。”這個手勢後來也被中華文化所吸收。難怪武俠小說裡也有“彈指神功”的武林絕學,現在看來,這門功夫 還頗有些禪意。

◎我們今天說荷包很鼓,就是很有錢的意思。古人隨身帶的荷包就是錢袋的意思嗎?
常說某人荷包鼓了,是指錢袋滿了(發財)的意思,荷包的這種意思與其功能有關。荷包,是指佩於腰間的一些囊、帶或裝飾小品,原來是宮廷貴族佩戴的飾物。因其色澤鮮麗,加上刺繡精緻美麗,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一件精美的荷包,從形式、紋樣、繡工到配線、布色,都經過了精心構思、精心施藝,傾注了製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後來荷包還成為身份、榮耀的標誌,清代皇帝曾以繡荷包為獎品頒賜群臣、侍從,以示恩寵。隨著民間刺繡藝術的發展,荷包逐步向民間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慶之時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獻神佛以表虔誠之心。荷包不僅是藝術品,還具有實用功能。主要是盛儲隨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據內盛物的不同,演變出了很多種荷包,如錢荷包、香荷包(又稱香囊或香筒子)、針線荷包、煙荷包、扇袋、眼鏡袋、搬指袋、鑰匙袋、手帕袋及其他刺繡佩飾等。錢荷包的功能跟現在的錢包很類似,因此用荷包很鼓來比喻有錢是很貼切的。

◎為什麼公主的丈夫稱為“駙馬”?
駙馬是稱號還是官職?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駙馬都尉本是漢代官職,是皇帝的近衛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任。駙馬也不算小官,年俸二千石,因此東漢的館陶公主就選了一個駙馬都尉做丈夫,這只是碰巧。真正將公主的丈夫專稱為“駙馬”是魏晉以後才有的事。魏國的何晏因為與公主結婚,所以憑藉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這以後,魏晉時代的皇帝就參照此例給自己的女婿加封這個官職,如杜預與晉宣帝(司馬懿)的女兒堂山公主結婚時,就加封了這個官職。此後遂成定例:凡“尚公主”(也稱“尚主”)者,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尚公主者大多授此官,但後世的駙馬已經沒有實職了,而是成了一種榮譽稱號,人們用“駙馬”來專門稱呼公主的丈夫。

◎阿諛奉承也叫做“拍馬屁”,這是為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某人對他人諂媚奉承的行為稱為“拍馬屁”。關於“拍馬屁”的來歷,還真有幾種有趣的說法,都與蒙古人的習俗有關。一是說蒙古人有個習慣,當兩人牽馬相遇時,應該在對方馬的屁股上輕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當蒙古 族好騎手遇到難以馴服的烈性馬時,就會拍拍馬的屁股,這樣會使馬感到舒服,騎手即可乘機躍身上馬。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壯結實,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蒙古人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由此可見,這個詞語本來並無貶義。然而,這些禮節和習俗成了趨炎附勢者諂媚奉承的方式。當他們看到權貴策馬而來時,不管其馬優劣如何,都會爭著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因此後世就視“拍馬屁”為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出難題叫下馬威?
其實,下馬威原先並不是第一次見面就出難題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時,藉故嚴厲處分下屬,以顯示威風。下馬威一語出自《漢書.敘傳》,班固在為祖先作傳記時,記敘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時局混亂,而自請擔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門大戶“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說他們擔心班伯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所以有所收斂。這裡的下車,並非指從車上下來的動作,而是指官員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的習慣,所以後來“下車作威”便被“下馬威”代替。加上下馬威讀來順口,意思簡約明白,便廣為流傳。隨著詞語意思的轉變,下馬威從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到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漁《蜃中樓.抗姻》就說:“取家法過來,待我賞他個下馬威。”

◎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貓”這一屬相?
十二生肖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常用來記人的出生年。十二生肖中除了龍以外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動物,可是為什麼沒有貓這種動物呢? 十二生肖的說法源於干支紀年法,傳說產生於夏,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考證的是,至少在漢代,十二生肖與地支的相配體系已經固定下來了。在漢代以前,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貓,無論是《禮記》中所說的山貓,還是《詩經》中“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的豹貓,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貓。我們今天飼養的家貓的祖先,據說是印度的沙漠貓。印度貓進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始於漢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過佛教而頻繁起來的時期。因此,貓來到中國的時間,距離干支紀年法的產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來晚了的貓自然沒有被納入十二生肖中。

◎人們常說的指桑罵槐,跟桑樹槐樹有關係嗎?
“指桑罵槐”這個成語時常被人運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就是指著張三罵李四。有人要問了,這與桑、槐有關係嗎?實際上“桑”、“槐”二樹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鍋,這事壓根兒和它們毫無瓜葛。“指桑罵槐”不同於“瓜田李下”,後者的確發生於瓜田間、李樹下,多少跟瓜、李有些關係。而“指桑罵槐”卻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號罷了,本身與桑槐沒有什麼關係。和“指桑罵槐”意思相似的成語還有:指桑說槐、指東說西、指豬罵狗、指雞罵狗、捉雞說狗等。它們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用法,結構也相似。可能是由於桑槐、東西、豬狗、雞狗等事物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故而人們在表達指此說彼的意思時便自然用到了這些詞語,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吧。“指桑罵槐”也是兵書《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本意是指間接地訓誡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謀略。此計還引申為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 “指桑”而“罵槐”,向對手施加輿論壓力以配合軍事行動。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則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條河?
這裡的河指的就是黃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注入渤海。大約在四千多年前,黃河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以炎帝、黃帝兩個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了 “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的本義是花,是美麗的象徵;“夏”的意思是大,是禹的族號。漢代以後,漸稱漢族。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並把黃河稱為“母親河”、“四瀆之宗”。黃河沿途的地理環境複雜,河水從上游挾帶大量泥沙進入平原地區後,泥沙沉澱,形成了“地上河”,致使黃河經常改道。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有記載的最早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漢書.溝洫志》:“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後歷經新 莽魏郡改道、北宋澶州橫隴改道、明洪武至嘉靖間的河道變遷、清咸豐銅瓦廂改道等大的改道。因此,有的村莊原來在黃河東面,若干年後,可能會因黃河改道,而變為在黃河西面。後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就被人們用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難以預料。

◎“吃豆腐”為什麼是“占女孩便宜”?
豆腐鮮美可口,營養豐富,經濟實惠,易於消化,因此深受國人喜愛。不僅如此,中醫還認為,經常吃豆腐,有益中和氣、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還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可現在經常使用的“吃豆腐”一詞,有占女孩子便宜的意思,有時甚至是“性騷擾”的含蓄說法。雖說意思不同,但“吃豆腐”卻真和食用豆腐有關。有人認為,“吃豆腐”的說法與民間“豆腐西施”的戲稱有關:豆腐店老闆娘因常食豆腐而細皮嫩肉,為招徠顧客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便引得周圍男人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闆娘調情,且動手動腳。於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當然,另外一種說法可信度更高:舊時喪俗有“吃豆腐”的習慣。喪家準備的飯菜中必有豆腐,所以去喪家弔唁吃飯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飯”。不少人為填飽肚皮,只好厚著臉皮去蹭飯,時間久了“吃豆腐”便有了佔便宜的意思。

◎“感冒”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醫學專用名詞,可最早卻出自官場,這是怎麼回事?
感冒也叫傷風,是現代人很熟悉的一種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可你也許沒想到,“感冒”這個現代流行詞,最早卻出自官場。這事兒還得從宋代說起。宋代的最高學府是太學,隸屬國子監,負責招收官民子弟學習經典。太學有嚴格的考核、升等制度和管理規定,凡是太學生有特殊情況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請假簿上登記。這個請假簿的封皮上,常按慣例寫上“感風”二字,因此被稱為感風簿。感風一詞與醫學理論有關。宋代醫理學家陳無擇首先把引致百病的原因分為“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三大類,其中“外因”又分為“六淫”。“六淫”也稱“六邪”,即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反常的氣候變化對人的身體會產生不利影響。感風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風寒,意思是說受到了六淫之首的“風”的侵襲,身體不適,故需要外宿。太學生在畢業後通常會成為學者或者官員,因此“感風”這個請假的理由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官場。例如,宋時館閣有規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員值宿,也就是上夜班,這是個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員們常常以“腸肚不安”為藉口逃避。經過“感風”的啟發之後,不值宿的理由很快五花八門起來,其中尤以寫“感風”、“感冒”、“傷風”的居多。到了清代,“感冒”成了官員們請假時最常用的託辭。再後來,“感冒”被大眾廣泛認可,成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

◎頭顱為何又被稱作“首級”?它和軍隊的獎勵制度有關嗎?
“首級”中的“首”是象形字,本義就是頭,這在金文字形的“首”字上體現得很明顯:最上面是頭髮和頭皮,表示頭蓋;下面是眼睛,代表面部。可為什麼人頭又被稱作首級呢?這與古代的軍級制度有關。古代將士征戰沙場,無非是為了建功立業、封侯拜將。而戰場上能夠表明戰績的方式之一,就是割取敵人身體的某一部位,以便於戰後清點記功。先秦時期,曾以割敵人左耳計數報功。這在先秦典籍中有 很多例子。如《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的一場戰事:“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一次就割掉了一百來人的耳朵。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商鞅確立了一套新的軍級制度,以取敵人頭顱的數目作為評定爵位的基礎。新制度規定:每斬獲一個敵人頭顱,士兵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也就越高,最高可至二十級。因為一“首”對應一“級”,因此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頭顱稱為首級了。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對普通士兵很有吸引力。依照當時的規定,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獲得兩個敵人首級,那麼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成為自由人,他做奴隸的妻子也可以轉為平民。而且,如果父親戰死沙場,他的功勞可以由兒子繼承。這無異於一人拼命,全家受益,因此大大提高了秦軍的士氣。 但這種規定也有弊端,在戰場上為了首級而自相殘殺的例子也有不少。據出土文獻記載,在秦軍攻打邢丘時,士兵甲斬獲了敵人的一個首級。士兵乙看到後圖謀不軌,企圖殺死甲將首級據為已有,卻被士兵丙發現,將乙捉拿歸案。到了後世,這種情況更是多見,有些士兵為求封賞,甚至濫殺無辜百姓,而謊報戰功。到北宋時,名將狄青所轄的將士數百人,為求封賞竟互相殘殺,差一點釀成大禍。狄青處理此事之後,上書皇帝陳述了首級制度的種種弊端,並建議予以廢除。自此之後,首級制度就銷聲匿跡了,但首級這個詞卻保留到了今天。

◎額前的頭髮為什麼被稱作“劉海”呢?
人們常把額前垂留的頭髮叫做“劉海”,各式各樣的劉海是千變萬化的髮型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據說,額前的頭髮之所以被稱為“劉海”,與神仙劉海有關。相傳古時有位仙童叫劉海,在民間傳說中,他的額前總是垂下一列整齊的短髮,顯得童稚、可愛。後代畫師所畫的仙童肖像常以劉海為樣。在著名的民俗畫《劉海戲金蟾》中,他額前垂髮,騎在蟾背上,手舞一串銅錢,顯得天真活潑。此後,小孩或婦女額前留的短髮,便稱為劉海。古時的劉海一般只有孩童和婦女才留,男子是通常沒有劉海的。當然,關於“劉海”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劉海原本是 “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頭髮。古代女孩15歲時便盤髮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則於15歲時束髮為髻,到20歲時舉行表示成年的冠禮。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頭髮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們用“垂髫”、“髫年”代指兒童或童年。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指的就是老人(黃髮)小孩(垂髫)都非常快樂。不過男女孩童所留頭髮是有區別的:男孩留的是額上左右兩角的胎髮,稱之為”兆”;女孩留的是垂於額頭中央的胎髮,叫做“髦”。這種孩童時 代所留的頭髮,統稱為“留孩髮”。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後,為了讓自己的髮型更好看,依舊讓額頭上的頭髮自然下垂,保持著留孩髮,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劉海。到了唐代,民間產生了“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故事。由於“劉海”與“留孩”古時發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為口語俗稱不太雅觀,故書面文字就常把它寫作劉海。

◎“時髦”一詞和頭髮有關嗎?
現在,“時髦”一詞的意思是新穎別致、緊趨時尚,或者是衣著、思想、行為舉止 時尚、大膽、前衛。甚至有人以穿著稀奇古怪,異於常人為時髦。其實,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時髦”有不同的外在表現,比如魏晉時期談玄論道的風流雅士,以服用 “五石散”為風尚,即使造成皮膚焦灼而不得不穿舊衣,也得趕這個時髦。時髦一詞是在清末時才逐漸轉為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意思的。如《孽海花》中曾提及一個少年“穿了一身很時髦的衣帽,面貌清腴,氣象華貴”。在更長的歷史時間裡,時髦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當代的俊傑。《後漢書•順帝紀贊》就記有 “孝順初立,時髦允集”之語,《舊唐書》也說“朕初臨萬邦,思弘大化,務擢非次,招納時髦”,其中的時髦都是時代英傑的意思,這個意思直到近代還有使用的。那麼,為什麼將英才稱為“時髦”呢?這與頭髮有關嗎?髦確與頭髮有關,它的一個意思就是指額前垂至眉毛的髮式,這種髮式是小孩特有的。古時小孩剪完胎毛後,便任由頭髮生長,並將頭髮分垂兩邊至眉,叫做“兩髦”。因為髦是孩童的髮型,所以小孩子亦稱為童髦、髦子、髦稚。但時髦一詞中的髦卻不是指這種髮型,而是指馬頸上的長毛。這處長毛是馬的皮毛中最與眾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說“士中之俊,猶毛中之髦”,因此將才俊稱為時髦。類似的詞語還有髦俊、髦士、髦秀、髦英等,以稱呼傑出之士。

◎銅錢為何被稱為“孔方兄”?
中國古代的錢幣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各式各樣的,戰國晚期的秦國才開始鑄造“圓形方孔”的錢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了一大批有建設性的措施,統一錢幣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從此這種圓形方孔式樣的錢幣就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最為通行的錢幣形狀,後來民間也用大錢、銅錢來稱呼這種形狀的錢幣。將銅錢稱為“孔方兄”有個特別的來歷。晉代有個名士叫魯褒,他曾戲稱自己對金錢“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這本是魯褒對“錢”的遊戲說法,但是在晉代那個盛行玄談、講究風度的年代,“孔方”、“方兄”或“孔方兄”作為錢的代稱迅速流行起來,因為人們覺得用“孔方兄”來代指錢幣,不但符合它自身的形狀,而且完全消除了言及“錢”時的庸俗氣,使得人們覺得說話者知識淵博、氣質脫俗。直至今日,儘管銅錢已經成為古物,但是仍舊有人用“孔方兄”來稱呼錢,體現了一種豁達與幽默。

◎為什麼稱某人入住某處為“下榻”,而不是“上榻”呢?
“下榻”這個說法的背後是有故事的。《後漢書•陳蕃傳》中記載:陳蕃性情耿直,行為端正,不畏權貴,被時人稱為“不畏強禦陳仲舉”。因此,當時講氣節的文人名士都願意同他交朋友。他任樂安(今山東省博興縣)太守期間,當地有一位品行高潔的名士周□,曾經拒絕過前幾任太守的邀請,但卻接受了陳蕃的邀請,並且彼此融洽相處。陳蕃特地準備了一張榻(低而狹長的床),專門用來接待周□;周一旦離開,陳蕃就把榻掛起來,等他回來之後,陳蕃又把榻拿下來招待他。後人就把禮遇賓客稱為“下榻”,現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
來源:最愛歷史

中華傳統趣味文化~Latte

 

中華傳統趣味文化~Latte中華傳統趣味文化~Latt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atte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墨鄉 的頭像
    墨鄉

    墨鄉

    墨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